专业名称及代码
人物形象设计 (550117)
入学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普通高级中学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修业年限
以三年为主,可以根据学生灵活学习需求合理、弹性安排学习时间。
职业面向
(一)本专业职业面向
  •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文化艺术大类(55)
  • 所属专业类(代码) 艺术设计类(5501)
  • 对应行业(代码) 居民服务业(80);
    文化艺术业(88)
  • 主要职业类别(代码) 形象设计师(4-08-08-20);
    化妆师(2-09-04-02);
    色彩搭配师(4-08-08-04);
    美发师(4-10-03 -02); 美容师
  • 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举例 形象设计、
    服饰搭配、
    发型设计、
    形象设计、
    形象传播、
    皮肤管理。
  • 职业类证书举例 美容师等职业资格证书(行业)
    1+X人物化妆造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
    1+X皮肤护理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

(二)职业能力分析
  • 职业能力 对应职业能力课程
  • 1.具有良好表达、沟通的能力
    2.知道化妆品、护肤品、造型材料的性质和价格的知识
    3.针对人的皮肤特点,合理搭配护肤品的能力。
    1.化妆设计
    2.发型设计
  • 1.了解肤质、毛发等特性的能力
    2.能够分析五官、脸型、体型的特征
    1.化妆设计
    2.发型设计
  • 1.根据TPO和形式美的法则,进行合理的服饰搭配的能力。
    2.能对色彩、配饰、服装等方面进行搭配判断。
    3.针对人五官、脸型、肤色特征进行化妆色彩搭配的能力。
    1.服饰形象设计
    2.化妆设计
    3.影视舞台造型设计
    4.饰品设计与制作
  • 1.对人物形象妆容设计的能力
    2.对人物形象发型设计的能力
    3.具备职业与风格的设计能力
    1.整体形象设计
    2.认识实习
  • 1.具有良好表达、沟通的能力
    2.知道化妆品、护肤品、造型材料的性质和价格的知识
    3.针对人的皮肤特点,合理搭配护肤品的能力。
    1.化妆设计
    2.发型设计
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居民服务业、文化艺术行业的化妆造型、服饰搭配、发型设计、形象设计、形象传播、皮肤管理等岗位群,能够从事形象设计、妆发设计、服饰搭配、色彩搭配、形象造型、形象展示及传播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素质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能够熟练掌握与本专业从事职业活动相关的国家法律、行业规定,了解相关产业文化,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备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掌握基本身体运动知识和至少 1 项体育运动技能,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质测试合格标准,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具备一定的心理调适能力;
(6)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审美能力,形成支撑专业发展的创新能力、艺术特长或爱好;
(7)培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精神,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具备与本专业职业发展相适应的劳动素养、劳动技能。
2.能力
(1)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具备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学习一门外语并结合本专业加以运用;
(3)具备通过绘制人物、服饰、造型效果图来表达自己的创意方案并进行说明的能力;
(4)掌握化妆、造型、美容等技术技能,具有色彩诊断、服饰搭配、形象设计创新能力或实践能力;
(5)具备较准确地进行色彩诊断并能运用到服饰搭配中的能力,较好的造型设计与表现能力;
(6)能够根据客户特点进行个人色彩风格测试、分析及制定方案;
(7)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思维方法和实践的能力;
(8)具有对人物形象设计专业领域相关标准、法律法规的查询、理解和执行能力;
(9)具有适应产业数字化发展需求的基本数字技能,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的能力,具有整合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能够熟练掌握与本专业从事职业活动相关的国家法律、行业规定,掌握绿色生产、 环境保护、安全防护、质量管理等相关知识;
(3)掌握支撑本专业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必备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应用文写作、美学基础、创业教育、中国传统文化等文化基础知识;
(4)掌握人物形象发展特征、设计美学、形式美法则、造型基础、形象设计概论、形象礼仪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5)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相关数字化形象设计软件、修图、排版的基本知识;
(6)熟悉行业相关岗位服务流程与标准。了解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新知识和新技术;
(7)掌握必备的美育知识.
课程设置及要求
  • 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

  • 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技能)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分类 序号 课程名称 学时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54 基础课程 1 造型基础 54
    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主义 72 2 形象设计表现技法 54
    3 中国传统文化 36 3 设计创意 54
    4 大学体育Ⅰ 18 4 形象设计概论 54
    5 大学体育Ⅱ 36 5 美甲基础 54
    6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训练 54 6 美容基础 54
    7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36 7 形象礼仪 54
    8 心理健康教育 18 核心课程 1 化妆设计 72
    9 大学生党的知识培训 18 2 发型设计 72
    10 实用英语 36 3 形象色彩设计 72
    11 劳动教育 18 4 服饰形象设计 72
    12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 54 5 整体形象设计 72
    13 高等数学 36 6 影视舞台造型设计 72
    14 SIYB创业培训 18 7 皮肤管理 72
    15 英语应用能力 36 8 饰品设计与制作 72
    16 大学英语 18 拓展课程 1 民族服饰造型设计 72
    17 高等数学 36 2 艺术美甲 72
    18 戏曲鉴赏 36 3 数字化形象设计 54
    19 体育专项 36 4 服装陈列设计 54
    20 专业法律 36 5 民族服饰造型设计 72
  • (一)公共基础课程
  •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齐开足公共基础课程。
  • 应将思想政治理论、体育、军事理论与军训、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课程列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共外语、应用文写作、国家安全教育、信息技术、艺术欣赏、美学基础、形象礼仪、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法律与法规等列为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
  •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可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

  • 课程名称 学分 课程目标和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通过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教育,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理想信念之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国精神,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安排在第一、二学期。 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 法治观教育为基本内容;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世界历史意义,形成理论思维,并实现从学理认知到信念生成的转化,增强使命担当。在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基础上,结合高职教育的特色和各校学生的具体实际,对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予以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回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 让学生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历史变革、历史成就;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坚持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有更加透彻的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安排在第二学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 通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理论与实践贡献、方法论、理论品格和历史地位。让学生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世界历史意义,形成理论思维,并实现从学理认知到信念生成的转化,增强使命担当。安排在第二学期。
    形势与政策 1 依据教育部社科司印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贯穿每学期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祖国统一、外交等国内外重大形势问题。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政策;培养学生掌握正确分析形势和理解政策的能力,引领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安排在第一至五学期。
    心理健康教育 2 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 掌握并能运用心理健康知识进行自我调节;帮助学生提升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安排在第一或第二学期。 培养学生自我认知、人际沟通、自我调节的能力,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训练 3 让学生通过对中国国防、国家安全、军事思想、现代战争、信息化装备、军事训练等内容的学习,掌握军事基础知识和基本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危机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提高学生综合国防素质。安排在新生入学后的两周。 军事理论可以讲座形式穿插在军训期间完成。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方法与信息化教学手段。
    实用英语 2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和 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一般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安排在第一学期。 通过英语语言学习,发展学生的逻辑、思辨和创新思维水平;能运用英语进行终身学习。
    大学体育 3 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依据的各项体育训练,体育锻炼方法。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培养 学生努力拼搏的体育精神。安排在第一和第二学期。 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使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勇往直前的精神。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2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职业基础知识、职业生涯规划、求职应聘技巧、求职择业心理、职业形象塑造、职场人际关系和就业政策法规等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理念,具备一定的就业实用技能,培养学生求职择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安排在第一至四任意学期。 培养学生自我探索技能求职技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 3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初步应用能力,计算机软硬件工作环境;Windows操作系统常用功能;Word、Excel、PowerPoint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形成综合职业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安排在第一和第二学期。 掌握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使用及因特网应用,能自主地利用办公自动化软件完成相关任务,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创意、创新、创业教育 2 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培训创新能力,提升创业素质,发现创业商机,让学生了解组建创业团队、撰写商业计划书,创办新的企业。安排在第一和第二学期。 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增加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理解,提升创新思维能力,掌握创新方法,了解创业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 2 通过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哲学、科技、建筑、饮食、音乐、文学等模块的学习,让学生领略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增强文化自信。安排在第一和第二学期。 了解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和价值观念,提升人文素质,增强文化自信。
    劳动教育 2 明确劳动教育时间,培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精神,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开展劳动实践等。贯穿至每学期。 培养学生具备与本专业职业发展相适应的劳动素养、劳动技能。
  • (二)专业(技能)课程
  • 专业课程一般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并涵盖有关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以下主要教学内容:
  • 1.专业基础课程
  • 专业基础课程设置7门。包括: 造型基础、形象设计表现技法、设计创意、形象设计概论、美甲基础、美容基础、形象礼仪。
  • 2.专业核心课程
  • 专业核心课程开设7门。包括: 化妆设计、发型设计、形象色彩设计、服饰形象设计、整体形象设计、影视舞台造型设计、饰品设计与制作、皮肤管理课程。

  • 序号 专业核心课程 典型工作任务描述 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1 化妆设计 ① 接待客户,与客户沟通;
    ② 能引导化妆对象的审美取向;
    ③ 按需进行妆面效果设计;
    ④ 能通过试妆优化设计;
    ⑤ 能完成舞台、电视等综合艺术人物形象化妆;
    ⑥ 化妆造型后的整体搭配与调整
    ① 内容:妆面的风格、造型和色彩设计。
    ② 要求:学生能根据人物的面部特征、性格特征、职业和场合等特征,进行眉、眼、鼻、唇、发、色的风格、造型和色彩设计
    2 发型设计 ① 能与顾客进行项目服务前的沟通,能询问顾客需求,并给出相应介绍;
    ② 能根据顾客的外形条件,并通过与顾客交流、观察等方法,了解并确定顾客的需求;
    ③ 能根据设计需求并结合已有的发式,确定设计类型,通过素描等方式进行发型设计;
    ④ 通过编、盘、吹等技巧完成发型设计
    ① 内容:头发的风格、造型和色彩设计。
    ② 要求:学生能根据人物的头部特征、性格特征、职业和场合等特征,进行头发的风格、造型和色彩设计
    3 形象色彩设计 ① 了解色彩要素、配色技巧与色彩表现;
    ② 能根据顾客脸部皮肤、发色、服饰色彩进行适宜的妆面色彩分析;
    ③ 能通过观察、咨询运用相关软件测试,对顾客的体型、脸型、发型、肤色、发色等形象要素做出数据分析,出具顾客型特征诊断报告
    ① 内容:人物色彩分析与定位。
    ② 要求:学生能够能根据人物脸型、头型、骨架比例及肤色冷暖、深浅、亮浊分析给予顾客合理意见
    4 服饰形象设计 ① 接待求美者,与求美者沟通;
    ② 进行个人形象色彩分析;
    ③ 进行个人服饰风格搭配;
    ④ 个人衣柜的整理;
    ⑤ 根据TPO原则进行整体形象设计;
    ⑥ 回访、档案管理;
    ⑦ 进行个人形象设计
    ① 内容:服装和饰品的设计。
    ② 要求:学生能能根据人物的体型特征、性格特征、职业和场合等特征,进行服装和饰品的风格、款式、色彩的搭配
    5 整体形象设计 ① 能根据不同材质特点,制作发饰、配饰、服饰和造装饰品,服务整体造型设计;
    ② 能根据摄影风格对顾客所需的服装、配饰、发型等做好整体造型方案设计;
    ③ 能根据不同材质造型的需求,完成形象造型的操作,能将时尚潮流服装与传统服饰进行融合搭配
    ① 内容:创作人物形象。要求:学生能运用造型、色彩、明暗的变换。
    ② 要求:能够借助修饰技巧,创作出具备均衡美感的整体造型
    6 影视舞台造型设计 ① 能独立完成不同类型剧目的人物造型设计;
    ② 根据主题能进行造型效果图绘制;
    ③ 能独立完成不同场合的造型设计与实施
    ① 内容:影视和舞台人物的形象造型设计。
    ② 要求:学生能根据人物的整体体型特征、性格特征、职业和场合等特征,进行人物整体形象的风格、造型、色彩、搭配设计
    7 饰品设计与制作 ① 能绘制饰品效果图;
    ② 了解不同材质的特点;
    ③ 能根据不同材质制作饰品;
    ④ 能结合不同材质特色进行饰品设计与制作
    ① 内容:人物穿戴及搭配饰品的设计与制作。
    ② 要求:学生能对人物穿戴及搭配饰品的造型、款式、色彩、结构进行设计,并结合不同材料的特性,完成制作
    8 皮肤管理 ① 负责美容市场信息的收集与反馈;
    ② 公司加盟店及各省市产品经销商的产品知识、美容手法的培训;
    ③ 制订完善公司培训计划及方案,为客户制订美容院运作方案及员工队伍培养,及提供美容咨询;
    ④ 美容项目服务工作
    ① 内容:皮肤的检测与管理。
    ② 要求:学生能进行皮肤的检测、分析、护理方案制订和咨询
  • 3.专业拓展课程
  • 包括:人像摄影与造型、数字化形象设计、民族服饰造型设计、艺术美甲、服装陈列设计等。有条件的专业,可结合教学改革实际,探索重构课程体系,如按项目式、模块化教学需要,将专业基础课程内容、专业核心课程内容、专业拓展课程内容和实践性教学环节有机重组为相应课程。
  • 4.实践性教学环节
  • 主要包括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在校内外进行形象分析诊断、妆发 设计与造型、服饰搭配、形象展示等实训。在形象设计公司、影视传媒公司、服饰品牌公司、影楼、美妆彩妆品牌企业等单位进行岗位实习。实习实训既是实践性教学,也是专业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应注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应严格执行《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要求。
  • 5.相关要求
  • 学校应统筹安排各类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结合实际,开设安全教育、 人文与社会、沟通与礼仪、素质拓展等方面的选修课程、拓展课程或专题讲座 ( 活动),并将有关内容融人专业课程教学;将创新创业教育融人专业课程教学和相关实践性教学;自主开设其他特色课程;组织开展德育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和其他实践活动。

  • (三)学分置换
  • 为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自主学习,积极参加相关的科技、文化、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和提升职业素养,提高就业竞争力。经学校研究,根据学生在校(籍)期间取得的各类成果,准予其申请免修课程、置换不及格课程、或替代选修课学分,具体参照学校文件执行。
  • 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课程属性 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 课程性质 考核方式 学分 教学时数 按学期分配的学时及周数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公共必修课 1 001201001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训练 B 必修 考查 3 54 16 2周
    2 0001010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B 必修 考试 3 54 20 34
    3 00010100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B 必修 考试 2 36 28 8
    4 00010100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B 必修 考试 3 54 36 18
    5 000001001-1005 形势与政策(I—V) A 必修 考查 1 18 18 0
    6 001201002 心理健康教育 A 必修 考试 2 36 36 0
    7 000301001 大学体育Ⅰ C 必修 考试 1 18 0 18
    8 000301002 大学体育Ⅱ C 必修 考试 2 36 0 36
    9 000201001 实用英语 A 必修 考试 2 36 36 0
    10 000501003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B 必修 考查 2 36 18 18
    11 020001001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 B 必修 考试 3 54 27 27
    12 000501004 创意、创新、创业教育 B 必修 考查 2 36 18 18
    13 000201004 中国传统文化 A 必修 考查 2 36 36 0
    14 001201004- 001201006 行为养成(I—III) C 必修 考查 4 70 0 70 18/9 18/9 18/9 16/9
    公共必修课小计 31 556 301 255
    公共选修课(校内) 15 000902001 大学生党的知识培训 B 选修 考试 1 18 12 6
    16 000402001 高等数学 A 选修 考试 2 36 36 0
    17 000102004 人文与社会 A 选修 考查 2 36 36 0
    18 000904002 SIYB创业培训 B 选修 考查 1 18 9 9
    19 000502001 沟通与礼仪 A 选修 考试 2 36 36 0
    20 000502002 艺术欣赏 A 选修 考查 2 36 36 0
    21 000102005 应用文写作 A 选修 考查 2 36 36 0
    22 000902004 专业法律 A 选修 考查 2 36 36 0
    23 000902007 心理健康专题 C 选修 考查 1 18 0 18
    24 000202010 英语应用能力 A 选修 考试 2 36 36 0
    25 000302003 体育专项 C 选修 考试 2 36 0 36
    26 000202011 大学英语 A 选修 考查 1 18 0 0
    27 000202012 高等数学(进阶) A 选修 考查 1 18 0 0
    28 000502003 戏曲鉴赏 A 选修 考查 5 36 36 0
    29 000902008-000902012 素质拓展(I—V) C 选修 考查 5 90 0 90 18/9 18/9 18/9 18/9 18/9
    公共选修课(校内)小计 28 504 345 159
    公共选修课要求 8 144 108 36
    公共课小计 59 1060 646 414
    专业基础课 30 造型基础 B 必修 考查 3 54 18 36
    31 设计创意 B 必修 考查 3 54 18 36
    32 形象设计概论 B 必修 考查 3 54 18 36
    33 形象礼仪 B 必修 考查 3 54 18 36
    34 美甲基础 B 必修 考查 3 54 18 36
    35 美容基础 B 必修 考查 3 54 18 36
    36 形象设计表现技法 B 必修 考查 3 54 18 36
    专业核心课 37 服饰形象设计 B 必修 考查 4 72 28 44
    38 化妆设计 B 必修 考查 4 72 28 44
    39 皮肤管理 B 必修 考查 4 72 28 44
    40 发型设计 B 必修 考查 4 72 28 44
    41 影视舞台造型设计 B 必修 考查 4 72 28 44
    42 整体形象设计 B 必修 考查 4 72 28 44
    43 形象色彩设计 B 必修 考查 4 72 28 44
    44 饰品设计与制作 B 必修 考查 4 72 28 44
    实践课 45 认识实习 C 必修 考查 1 18 0 18
    46 跟岗实习 C 必修 考查 4 72 0 72
    47 毕业设计 C 必修 考查 5 90 0 90
    48 岗位实习 C 必修 考查 8 144 0 144
    专业必修课小计
    专业拓展课 49 数字化形象设计 B 选修 考查 3 36 18 18
    50 艺术美甲 B 选修 考查 4 72 36 36
    51 人物摄影与造型 B 选修 考查 4 36 18 18
    52 民族服饰造型设计 B 选修 考查 4 72 36 36
    53 服装陈列设计 B 必修 考查 3 72 36 36
    54 艺术素养与职业教育 B 选修 考查 4 72 18 54
    专业选修课 55 社会培训、职业认证 C 选修 考查 4 72 0 72
    56 CIDESCO国际标准认证 C 选修 考查 4 72/项 0 72
    57 人物化妆造型1+X职业技能 C 选修 考查 4 72/项 0 72
    58 皮肤护理1+X职业技能等级 C 选修 考查 4 72/项 0 72
    59 头皮护理企业培训 C 选修 考查 4 72 0 72
    专业选修课小计
    专业修课要求 10
    专业课小计
    课程学分总计
  • 注:课程类型分为A、B、C三类:A—纯理论课、B—(理论+实践)课、C—纯实践课。
  • 各院校根据专业所需,依据《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学标准》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
  • 实施保障
  • (一)师资队伍
  • 1.队伍结构
  • 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不高25:1,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一般不低于60%,高级职称专任教师的比例不低于20%,专任教师队伍职称、年龄,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
  • 2.专任教师
  • 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原则上具有舞台美术设计、艺术设计、服装设计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一定年限的相应工作经历或者实践经验,达到相应的技术技能水平;具有本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能够落实课程思政要求,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和资源;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混合式教学等教法改革;能够跟踪新经济、新技术发展前沿,开展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专业教师每年至少 1 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锻炼,每 5 年累计不少于 6 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 3.专业带头人
  • 原则上应具有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副高及以上职称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形象设计行业、专业发展,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主持专业建设、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教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能力强,在本专业改革发展中起引领作用。
  • 4.兼职教师
  • 主要从本专业相关行业企业的高技术技能人才中聘任,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原则上应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技术职称,了解教育教学规律,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根据需要聘请技能大师、劳动模范、能工巧匠等高技能人才,建立专门针对兼职教师聘任与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应建立专门针对兼职教师聘任与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

  • (二)教学设施
  • 主要包括专业教室应达到的基本条件、校内实训室(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实习基地以及支持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基本要求。
  • 1.专业教室基本条件
  • 配备多媒体计算机、投影仪、白板,介入互联网(有线或无线),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 2.校内实训室(基地)基本要求
  • 实验、实训场所符合面积、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实验、实训设施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能够满足实验、实训教学需求实验、实训教学需求,实验、实训指导教师确 定,能够满足开展化妆、美容、美发、美甲、服饰搭配、摄影等实验、实训活动的要求,实验、实训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齐全。鼓励在实训中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前沿信息技术。
  • (1)形象设计实训室
  • 配备操作台、椅子、电视机、多功能一体机或投影仪、热水器、服饰品、色彩诊断色布、人台、缝纫机、烫台等设备,用于服饰搭配、色彩搭配等的实训教学。
  • (2)化妆/造型实训室
  • 配备操作台、化妆镜、椅子、多功能一体机或投影仪、热水器、头模、支架、吹风机等设备,用于化妆、发型、造型设计等的实训教学。
  • (3)美容实训室
  • 配备美容床、美容仪、美容推车、多功能一体机或投影仪、消毒柜、超声波仪器等设备,用于皮肤管理、现代美容技术等的实训教学。
  • (4)美甲实训室
  • 配备操作台、椅子、甲油烘干机、多功能一体机或投影仪、消毒柜等设备,用于基础美甲、艺术美甲等的实训教学。
  • (5)摄影实训室
  • 配备照相机、镜头、摄像机、摇头灯、手动追光灯、电脑、电动背景幕布等设备,用于人像摄影摄像、时尚造型创意等的实训教学。
  • 3.校外实训基地基本要求
  • 校外实训基地基本要求为:具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选择具备较强专业实践指导能力 的形象设计、婚纱影楼、影视舞台演出、美发、美容、美甲、化妆品营销机构或企业建立实训基地;基地实训设施齐备,实训岗位、实训指导教师确定,实训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齐全,基地数不少于5个。
  • 4.学生实习基地基本要求
  • 学生实习基地基本要求为:具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能提供形象设计顾问、化妆设计、发型设计服务、美容美体及美甲技术服务等相关实习岗位,能涵盖当前相关产业发展的 主流技术,可接纳一定规模的学生实习;能够配备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有保证实习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有安全、保险保障。
  • 5.支持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基本要求
  • 支持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基本要求为:具有可利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文献资料、常见 问题解答等信息化条件;鼓励教师开发并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利用信息化教学条件自主学习,提升教学效果。

  • (三) 教学资源
  • 教学资源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所需的教材、图书文献及数字教学资源等。
  •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 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人课堂。建立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规定,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
  •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 时尚类专业图书、期刊或电子期刊。
  •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基本要求
  • 使用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学资源库中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优质教学资源;鼓励建设一流核心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应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能满足教学要求。

  • (四)教学方法
  • 指导教师依据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要求、学生能力、学生素养与教学资源,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达成预期教学目标。倡导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主要采用PBL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坚持学中做、做中学。具体如下:
  • 1.PBL教学法
  • 将教学内容重构,设计学习情境,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基于工作岗位流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学生围绕问题独立收集资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
  • 2.启发式教学法
  • 对于技能课程有意识地应用启发式教学。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
  • 3.讨论式教学法
  • 对于知识性的课程往往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在讲述后提出一定的问题,让学生上网自己寻找资料,进行组内发言和小组代表发言,通过讨论、辩论、相互评价和教师总结等形式,使学生在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增强对技术的运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 4.案例教学法
  • 在前期制作类课程多使用案例式教学方法。由老师在介绍了必须的预备知识之后,拿出一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介绍构思形成过程,同时演示制作技巧,最后让学生作模仿性设计练习。

  • (五)学习评价
  • 对学生的学业考核评价内容应兼顾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评价应体现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如顶岗操作、职业技能大赛、职业资格鉴定等评价、评定方式。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 从学生的考勤、工作态度、工作岗位进行细致的考评,本人才培养方案针对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对学生可通过职业素养、教学活动、结果呈现综合性考核。

  • (六)质量保障
  • 1.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 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 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 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 达成人才培养规格。
  • 2.完善教学管理机制, 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 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 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 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 严明教学纪律, 强化教学组织功能, 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 3.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 并对生源情况、 在校生学业水平、 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 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 4.专业教研组织加强教学研究,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建设和专业教学, 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毕业要求
  • 各院校根据学校的毕业指导意见进行编制。
  •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目标和培养规格,完成规定的实习实训,全部课程考核合格或修满学分,准予毕业。
  • 学校可结合办学实际,细化、明确学生课程修习、学业成绩、实践经历、职业素养、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学习要求和考核要求等。要严把毕业出口关,确保学生毕业时完成规定的学时学分和各教学环节,保证毕业要求的达成度。
  • 接受职业培训取得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证书等学习成果,经职业学校认定,可以转化为相应的学历教育学分;达到相应职业学校学业要求的,可以取得相应的学业证书。


  • 京公安网备11010502050899号 Copyright © 2022-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074418号-6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证明